西本要聞

7月鋼鐵PMI升至54.9% 鋼市供需繼續向好

2017年07月31日09:02   來源:西本資訊
摘要:從中物聯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調查、發布的鋼鐵行業PMI指數來看,7月份為54.9%,較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連續三個月處在50%以上的擴張區間,并創2016年5月以來的新高,顯示鋼鐵行業景氣度處于高位。

從中物聯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調查、發布的鋼鐵行業PMI指數來看,7月份為54.9%,較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連續三個月處在50%以上的擴張區間,并創2016年5月以來的新高,顯示鋼鐵行業景氣度處于高位。主要分項指數中,生產指數高位小幅回落,新訂單指數顯著回升,新出口訂單指數、產成品庫存小幅回升但仍處在50%以下收縮區間,購進價格指數大幅攀升。PMI顯示,當前國內鋼廠生產節奏有所放緩,鋼材市場需求淡季不淡,鋼廠產銷銜接順暢,庫存處于低位,鋼市整體供需形勢繼續向好。

圖1:2016年以來鋼鐵行業PMI指數變化情況

一、市場分析

(一)鋼廠生產高位小幅回落

本月鋼鐵行業延續了5月份以來的景氣格局。生產方面,生產指數已連續三月高于58%,本月生產指數雖然較上月降低0.5個百分點,仍然保持了58.1%的水準。與生產相關的采購活動則全面回升,本月鋼鐵行業采購量指數為57.3%,較上月回升5個百分點;原材料進口指數為52.2%,較上月回升1.7個百分點;原材料庫存指數回升1.3個百分點至49.3%。從以上四個指數變化來看,7月份多地持續高溫,部分鋼廠檢修增加,生產受到一定抑制。但鋼鐵企業利潤維持高位,對原材料采購積極性不減,后期鋼廠生產仍將維持高位。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6月份我國粗鋼、生鐵和鋼材產量分別為7323萬噸、6168萬噸和9757萬噸,同比分別增長5.7%、2.2%和0.7%。6月份粗鋼、生鐵和鋼材日均產量分別為244.1萬噸、205.6萬噸和325.23萬噸,較5月份日均產量分別增長4.72%、3.25%和5.26%,粗鋼日均產量創下歷史新高。另據中鋼協統計,2017年7月上旬會員鋼企粗鋼日均產量184.97萬噸,旬環比減少1.70萬噸,減幅0.91%;全國預估日均產量234.49萬噸,旬環比減少1.34萬噸,減幅0.57%。

圖2:2016年以來生產指數、采購量指數、原材料進口指數和原材料庫存指數變化情況

(二)市場需求淡季不淡

7月份新訂單指數顯著增長,從6月份的58.4%升至63.1%,新出口訂單指數也從6月份的46.2%升至49.8%,兩者升幅較大,表明鋼鐵產品需求旺盛,出口有所改善。從市場表現來看,7月國內終端需求表現淡季不淡,尤其是上半月在鋼價上漲帶動下終端用戶補庫較為積極,下半月多地持續高溫酷暑天氣,工地施工時間明顯縮短,成交量逐步萎縮。全月整體成交量較上月仍明顯回升,7月份西本新干線監測的滬線螺終端日均采購量環比大幅回升22.8%。

圖3:2016年以來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變化情況

(三)鋼廠庫存處于低位

7月份產成品庫存指數從6月份的40.9%微升至41.6%,連續三個月處在50%以下的收縮區間。表明鋼鐵企業銷售仍然比較順暢,庫存處于低位。據中鋼協數據顯示,截止7月上旬末,會員企業鋼材庫存量為1294.29萬噸,旬環比增加86.71萬噸,增幅7.18%;較6月上旬末增加22萬噸,增幅1.73%;較上年同期減少125.8萬噸,降幅8.86%。

圖4:2016年以來產成品庫存指數變化情況

(四)鋼材市場價格大幅上漲

7月鋼材市場價格出現大幅上漲,各類型鋼材的價格普遍上漲3%-6%左右。西本新干線鋼材指數顯示,6月底鋼材指數為3800元/噸,進入7月份后震蕩上行,強勢突破4000元/噸,至7月31日,該指數為4020元/噸,較上月底上漲5.8%,漲幅明顯。

圖5:2016年以來西本鋼材指數變化情況

(五)原材料價格全面上漲

鋼材產品市場的繁榮帶動了上游產業的發展,7月份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從上月的49.6%大幅上升10.9個百分點至60.5%。本月國內原料價格全面上漲,唐山鋼坯價格創近五年新高,進口礦價格重返70美元/噸關口。根據西本新干線監測數據顯示,截至7月30日,唐山地區普碳方坯價格為3520元/噸,月環比上漲230元/噸;江蘇地區廢鋼價格為1850元/噸,月環比上漲130元/噸;山西地區焦炭價格為1640元/噸,月環比上漲100元/噸;唐山地區66%品味干基鐵礦石價格為655元/噸,月環比上漲20元/噸。與此同時,品位62%普氏鐵礦石指數為69.65美元/噸,月環比上漲6.65美元/噸。

圖6:2016年以來購進價格指數變化情況

(六)資金面保持平穩態勢

本月央行在公開市場操作充分體現為貨幣不緊不松,強調預期管理。月初由于財政支出力度較大,市場流動性較為寬松,央行在前兩周分別凈回籠2500億元和700億元,7月中旬資金開始收緊,央行馬上又加大資金投放力度,本月第三周大幅凈投放5100億元,為近六個月最大單周投放量,第四周繼續凈投放2800億元。可以預想的是,在金融去杠桿和堅守住系統性風險底線的雙重要求下,貨幣政策在十九大前都會堅挺穩健的思路,既不大水漫灌,也不刻意收緊,讓資金適度穩定在緊平衡的狀態。

圖7:2016年以來滬大額銀行承兌匯票貼現率變化情況

二、后市研判

(一)宏觀經濟良好有利于鋼鐵行業健康發展

上半年我國宏觀經濟好于預期,整體運行狀況良好,延續了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穩的基礎更加鞏固,好的態勢更加明顯。二季度GDP增速為6.9%,與一季度持平,穩中有升的經濟增長為鋼鐵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具體來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穩步上升、房地產投資的良好表現以及制造業的快速增長,是帶動鋼鐵行業繁榮的重要原因,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基礎設施投資59422億元,同比增長21.1%,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中住宅投資同比增長10.2%,制造業投資86809億元,同比增長5.5%,其中裝備制造業完成投資36494億元,同比增長9.4%,這些投資增長引致了巨量的鋼材需求。

進入下半年來,國內經濟形勢延續穩中向好、穩中向優的態勢,7月份我國制造業PMI指數為51.4%,盡管比6月稍回落0.3個百分點,但已連續10個月保持在51%以上的高位,對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形成了有力支撐,鋼鐵行業高景氣格局仍有望得到延續。 

(二)國際市場將保持穩定增長

前段時間美國總統特朗普承諾保護美國本土鋼鐵企業,出臺大力度進口保護政策等,給國際鋼材出口預期帶了較大的沖擊,造成了市場的不確定性,目前該計劃因局面“復雜”而遇阻,相關政策尚無明確出臺時間,大量政府人士擔憂引發鋼材出口國家報復,因此主張采取謹慎態度,這一決定在一定意義上安撫了敏感的國際鋼材市場。從國際鋼材市場的表現來看,7月份,亞洲鋼市在中國市場的推動下再次出現大漲,歐、美市場得益于中國市場的強勁拉動也止跌回升,全球鋼材基準價格指數月環比上漲2.1%。我國上半年鋼材出口降低28%,進口增長5.3%,表明國內供需結構出現了一定的調整,對國際市場的共同發展具有一定的正面影響。此外歐盟最新預測2017年鋼鐵表觀需求將增長1.9%至1.59億噸,高于先前預測的1.3%,對維持國際市場鋼材價格存在一定的支撐。

(三)嚴防“地條鋼”以各種形式死灰復燃

6月30日是國內全面清理“地條鋼”的最后期限,從效果來看,“地條鋼”問題得到了有效的遏制。據中鋼協調查,全國已清理出“地條鋼”企業共500多家,涉及產能1.19億噸,這部分產能基本上得到了控制。“地條鋼”的取締消除了市場內的擾亂因素,規范了市場秩序,提升了鋼廠對下游的議價能力,對改善供需關系、提升鋼廠盈利有較大的積極作用。但管理部門應警惕以下兩類情況,首先是“地條鋼”的死灰復燃,由于“地條鋼”的利潤非常可觀,部分地區已出現有企業為追求高額收益,向地區管理機構隱瞞實際情況,私自重新架設中頻爐生產“地條鋼”;其次是地方政府對部分不合格產能的許可,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合法化“地條鋼”生產,部分地區為了保證本地的經濟效益,采取迂回的方式來避免“地條鋼”被取締,如宣布中頻爐所生產鋼鐵產品為合格產能,而“地條鋼”的主要生產手段正是中頻爐和工頻爐,據中鋼協調查,某省宣布300余家以中頻爐生產為主的小型鋼企為合格企業,這一措施直接導致1000多萬噸產能得以合格化,將對市場造成了一定沖擊。清理“地條鋼”是有利于鋼鐵行業健康發展和鋼材市場平穩運行的長久之計,目前已經取得了有效成果,為了鞏固這來之不易的勝利,防止“地條鋼”以各種形式死灰復燃,需要國家督查機構、地方政府以及鋼鐵行業的共同努力,采取全面的管控措施和市場手段,嚴防死守“地條鋼”的非法生產和銷售。

綜合來看,當前宏觀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穩中向優,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建設以及制造業的繁榮對鋼鐵行業形成有力支撐,國內鋼材市場需求維持高位,同時鋼廠利潤依然可觀,鋼廠生產意愿強烈。預計8月份國內鋼材產銷仍然保持旺盛格局,市場價格將呈供需相持、高位整理走勢。(任何轉載,必須與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取得聯系,未經許可,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轉載本文)

免責聲明:西本資訊網站刊登本圖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為滿足廣大用戶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廣告服務性信息。頁面所載圖文不代表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用戶參考和借鑒,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法律提示:本內容系www.tapabj.com編輯、整理,轉載需經授權,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并獲得書面認可,并注明來源。如果私自轉載,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

全國主要城市行情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