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本要聞

[庫存看市場]庫存刷新紀錄,需求逐步回暖

2020年03月07日07:12   來源:西本資訊
摘要:接下來,在庫存“太高”已成共識的現狀下,資本市場的擾動會明顯,廠商的操作將謹慎,需求的節奏和減產的力度將決定價格的走勢。如果沒有突發事件的影響,預計“修復”與“震蕩”仍是市場主旋律

本周(3月2日—3月6日),西本鋼材指數周五收在3690/噸,環比上周下跌10元/噸。西本新干線現貨交易平臺監測的數據顯示,截止3月6日,全國61個主要市場25mm規格三級螺紋鋼平均價格為3754元/噸,環比上周下跌26元/噸;高線HPB300φ6.5mm為3853元/噸,環比上周下跌24元/噸。

                                               

本期,全國主要市場建筑鋼材價格小幅震蕩,從各地價格走勢來看,更多市場陸續啟動,部分區域出貨量逐步恢復(西南、華南和華東地區表現更好)。本期西本鋼材指數小跌,而成本指數小漲,表明鋼廠利潤空間被壓縮;本周螺紋鋼期貨低位回升,一定程度上左右現貨市場情緒。

期貨方面,本期黑色系低位反彈:鐵礦石和焦炭震蕩回升,熱卷和螺紋鋼沖高回調。其中,熱卷2005合約周五收在3461元,較節前上漲84元/噸;螺紋鋼合約RB2005周五收在3441元/噸,較節前上漲106元/噸。從全周走勢情況看,原料端(鐵礦和焦炭)波動加劇,成材端(螺紋和熱卷)觸底回升,期貨波動頻率加快。

回首本期,消息面多空交織,期貨市場整體向上,原料價格漲跌互現,螺紋現貨成交不一。當前行業面出現什么變化?后期鋼價走勢如何?一起看看西本新干線現貨交易平臺所監控到的相關庫存數據,再具體分析。

二、上海市場分析

據西本新干線綜合庫存監測數據顯示:截至3月5日,滬市螺紋鋼庫存總量為49.04萬噸,較上周增加4.5萬噸,增幅為10.10%;目前庫存量較上年同期(42.95萬噸)增加6.09萬噸,增幅為14.18%。本期,上海地區價格小幅震蕩,周邊鋼廠順勢而為,下游需求逐漸恢復,但供需失衡的狀況并未緩解,庫存增倉尚未終結。

本期,西本新干線監測的滬市線螺周終端采購量為1.36萬噸,環比節前一周增加156.60%本期終端采購量環比大增,主要原因是上周基數偏低,而本周更多工地恢復施工,剛性需求處于復蘇階段。從歷史數據看,本期日均終端采購量約為正常數量的三成,預計后期還會延續增勢。

本期西本鋼材指數走勢先抑后揚,市場價區間震蕩:周一,跌后回穩,周二低位回升,周三盤整為主,周四穩中波動,周五部分調低。當下上海市場現狀是:社會庫存大幅增加,商家心態處于搖擺;終端需求逐漸釋放,主導鋼廠有意穩價托市;原料價格漲跌互現,期貨市場觸底回升。目前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廠商壓力客觀存在,市場價格很難單邊拉升,預計下周西本鋼材指數區間震蕩。

二、庫存總結分析

本期全國35個主要市場樣本倉庫鋼材總庫存量為2536.98萬噸,較上周增加155.68萬噸,增幅為6.54%。這是全國樣本倉庫鋼材庫存總量繼續刷新歷史記錄,表明需求端仍未恢復常態。對比西本新干線歷史數據,本輪庫存增長周期沒有結束,預計庫存拐點不會迅速出現。

主要鋼材品種中,本期螺紋鋼庫存量為1380.45萬噸,環比上周增加102.20萬噸,增幅為8.00%;線盤總庫存量為453.14萬噸,環比上周增加15.06萬噸,增幅為3.44%;熱軋卷板庫存量為393.58萬噸,環比上周增加26.43萬噸,增幅為7.20%;冷軋卷板庫存量為158.91萬噸,環比上周增加11.24萬噸,增幅為7.61%;中厚板庫存量為150.90萬噸,環比上周增加0.75萬噸,增幅為0.50%。

據西本新干線歷史數據,當前庫存總量較上年同期(2019年3月8日的1858.02萬噸)增加678.96萬噸,增幅為36.54%,分品種看,本期五大品種庫存繼續全線增倉,螺紋、冷軋和熱卷增幅較大。

本期,全國主要市場樣本倉庫中,所有區域建筑鋼庫存處于增勢,其中,華南、西南、華東等地增速放緩。單從庫存變化情況看,價格難以大幅回升。

本期,華東區域價格表現不一,截至周五,所有市場已經開市,多數地區價格起伏不大;對比來看,安徽、江蘇和南京市場價格較高,山東和福建市場價格較弱。以各地西本優質品為參照物,目前華東市場螺紋鋼主流價格區間在3430-3520元/噸,周環回漲20-30元左右。

本期,影響市場走勢的行業資訊主要有(以時間先后排序):

2月制造業PMI為35.7% 綜合PMI為28.9%

統計局:2月份,受疫情影響,中國制造業PMI比上月下降14.3個百分點;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比上月下降24.5個百分點。目前企業復工率回升較快,將推動3月份采購經理指數上升。截至2月25日,全國采購經理調查企業中,大中型企業復工率為78.9%,其中大中型制造業企業達到85.6%。

預計鋼材需求將從二季度起快速回升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2月中旬,20個城市5大品種鋼材社會庫存1735萬噸,比上旬增加264萬噸,增長17.9%,比1月增加923萬噸,增長113.7%。業內人士認為,在地產帶動下鋼材原本消費較強勁,不過預計鋼材需求將從二季度起快速回升。

國務院部署完善“六穩”工作協調機制 促進經濟社會平穩運行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完善“六穩”工作協調機制,有效應對疫情影響促進經濟社會平穩運行;確定支持交通運輸、快遞等物流業紓解困難加快恢復發展的措施;決定加大對地方財政支持,提高?;久裆9べY保運轉能力。

財政部:2020年2月份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4379億元

財政部數據顯示,2020年2月,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4379億元。2020年1-2月,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12230億元。截至2020年2月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225302億元。其中,一般債務121426億元,專項債務103876億元;政府債券223413億元,非政府債券形式存量政府債務1889億元。

發改委:堅持優先推動重大項目

日前,國家發改委召開第九次鐵路建設項目前期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議指出,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的決勝之年。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上來,堅持優先推動重大項目,堅持客貨并重,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科學扎實推進川藏鐵路建設,加快推進沿江高鐵等骨干通道建設,加強中西部地區和普速鐵路建設,強化樞紐配套和“最后一公里”建設,有序推動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建設。

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在京召開

會議強調,金融部門要按照“穩預期、擴總量、分類抓、重展期、創工具、抓落實”的工作思路,把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抓緊抓實抓細。一是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注重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完善宏觀審慎評估體系,釋放LPR改革潛力。二是用好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政策,向疫情防控保供企業提供快速精準支持,要把好事辦好。三是加大對疫情影響嚴重地區、行業、企業的融資支持,強化對先進制造業、脫貧攻堅、民生就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服務,助力復工復產。

央行: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央行: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和“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要求,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

積極財政政策發力 地方獲逾2.7萬億元財政資金“輸血”

3月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加大對地方財政支持。會議確定,階段性提高地方財政留用比例。3月1日至6月底,在已核定的各省份當年留用比例基礎上統一提高5個百分點,新增留用約1100億元資金,全部留給縣級使用。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為增強地方財政保障能力,截至3月4日,財政部已提前下達了2020年各項轉移支付預算,涉及財政資金總規模超過2.7萬億元。

全國79%的重大工程已經復工 中央投資將加快下達

國家發展改革委3月4日表示,截至目前,全國各省重點項目復工率達到79%,下一步國家將加強資金、用地等要素保障,推進重大項目投資建設。其中,南方地區重點項目復工率已達到93%。京沈高鐵、商丘至杭州高鐵、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引江濟淮工程、云南滇中引水工程等一大批重大項目正在抓緊施工建設。

乘聯會:中國2月份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減少80%

2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增速初步判斷是達到去年同期20%,同比下滑達到80%,估計2月下滑80%是2020年車市的最大一次下滑。這也是前期的增速與同比概念顛倒了,過去是同比下滑20%,現在是同比達到20%,體現了市場的嚴重異常。

多地加碼基建投資 二季度重大建設項目審批料提速

作為穩增長的重要抓手,基建投資步入“快車道”。近日,多部門表態推動重大項目和工程盡快復工復產;云南、重慶等多省市密集公布年度重大基建項目和投資計劃。專家預計,二季度重大建設項目審批料提速,交通基建和5G等“新基建”將輪番發力,在專項債擴容等一系列穩投資政策發力支撐下,基建投資有望持續加碼。

前兩月50大城市賣地超5000億 一二線再現“虹吸效應”

據克而瑞數據,2020年2月,全國土地出讓金共計2400億元,雖然總體環比下降35%,二三線城市的土地成交量環比大跌50%,但一線城市土地成交額卻逆勢上漲。中原地產統計顯示,1-2月份50大城市合計賣地5180億,同比上漲4.1%。一線城市上海、北京增速分別為112%、14%,增速明顯加快;二線城市溫州、南京增幅較大。一二線城市虹吸效應明顯。

中鋼協:2020年2月下旬鋼材社會庫存監測旬報

2月下旬,20個城市5大品種鋼材社會庫存1905萬噸,比上一旬增加170萬噸,增長9.8%,增幅有所回落;比1月增加1093萬噸,增長134.6%;比去年12月增加1223萬噸,增長179.3%。

IMF因疫情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當地時間周三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迅速蔓延,使得2020年實現更強勁經濟增長的希望落空。她補充稱,該組織189個成員國中,目前有三分之一報告有感染病例。格奧爾基耶娃表示,該組織目前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將低于2019年的2.9%,并將在未來幾周內發布修正后的預測。此前,IMF在1月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3.3%。

2月份全球PMI降至50%以下 全球制造業增長放緩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6日公布2月份全球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2月份全球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47.4%,較上月回落2.6個百分點,降幅明顯。中國物流信息中心主任何輝表示,從當前情況看,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得到了明顯控制,對中國的影響逐步降低,但對中國以外地區的影響程度將逐步加深。需要進一步關注新冠肺炎疫情對3月份全球制造業的影響。

交通運輸部:加快啟動一批新項目 力爭完成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任務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表示,下一步要加快啟動一批新的項目,一方面要組織實施好“十三五”規劃里的備選項目,同時要提前啟動一批支持和支撐國家戰略實施的符合十四五規劃方向的建設項目。并加快前期工作,加快審查審批,加快招標工作,加快開工建設,盡快做好施工的準備,應開盡開,能開的快開。

中鋼協:2月下旬重點企業粗鋼日產環比下降1.5%

2020年2月下旬,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共生產粗鋼1626.69萬噸、生鐵1547.55萬噸、鋼材1613.18萬噸、焦炭305.02萬噸。本旬平均日產,粗鋼180.74萬噸,環比下降1.50%、同比下降7.83%;生鐵171.95萬噸,環比下降0.46%、同比下降2.83%;鋼材179.24萬噸,環比增長5.89%、同比下降8.15%。2月下旬重點鋼鐵企業鋼材庫存量為2048.47萬噸,旬環比減少85.68萬噸,下降4.01%。

綜合來看,本周宏觀形勢比較復雜,主要表現在:1、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國外疫情出現蔓延;2、國際市場動蕩不安,國內難以獨善其身;3、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滑,制造業PMI進入收縮期;4、2月中國制造業PMI創下歷史新低,國務院緊急部署應對措施;5、部委聯合行動,中央投資加快下達;6、多地推進重大項目,基建投資再次加碼;7、房地產行業受到壓制,土地市場呈現分化。具體而言,本周宏觀層面是“外冷內熱”:國際不利因素在擴散,國內度過了“至暗時刻”,在疫情此消彼長的現狀下,市場情緒波動或更加頻繁。

從行業面看,據中鋼協數據,2月下旬,重點鋼企粗鋼日均產量環比降幅不大,值得警惕的是,當旬鋼材日均產量還有回升,顯示鋼廠主動減產缺少動力;雖然當期廠庫環比下降,但更多是向社會庫存轉移了壓力。另外,多地高爐停產尚未真的落實,而在廢鋼價格走弱的帶動下,部分區域電爐鋼開始了復產,這些因素將給供應端縮減帶來變數,也會讓市場供需矛盾更為突出。

回首本周,價格是上上下下,幅度不大;需求是起起伏伏,有冷有熱——因各地復工進度不一,區域價格差距不太明顯。接下來,在庫存“太高”已成共識的現狀下,資本市場的擾動會更明顯,廠商的操作將更謹慎,需求的節奏和減產的力度將決定價格的走勢。如果沒有突發事件的影響,預計“修復”與“震蕩”仍是市場主旋律。

對于上海市場而言,當前社會庫存還在增倉,商家心態比較脆弱,雖然周邊鋼廠有意挺價,但市場情緒很難把握,一旦需求不能順利恢復,壓力就會通過降價來釋放。筆者以為,本周鋼價沒有明顯下探,既是對國內疫情得到緩解的回應,也是對復工復產寄予了強烈的期待,預計下周市場還會小幅整理,期間關注:資本市場的變動,各地復工的進展,以及國內鋼廠減產的力度。[文]西本新干線特邀評論員希瑪拉亞峰

免責聲明:西本資訊網站刊登本圖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為滿足廣大用戶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廣告服務性信息。頁面所載圖文不代表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用戶參考和借鑒,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法律提示:本內容系www.tapabj.com編輯、整理,轉載需經授權,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并獲得書面認可,并注明來源。如果私自轉載,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

全國主要城市行情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