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觀市

[庫存看市場]減產推動庫存下降,鋼價創下年內新低

2022年07月16日08:00   來源:西本資訊
摘要:接下來,預計終端需求維持現狀,投機需求謹慎試探,資本市場震蕩加劇,現貨價格低位修復。可以看到,當前市場行情處于“探底”階段:鋼廠虧損加劇,商家失去信心,銷售不見回暖,預期亟待改善。

本周(711日—715日),西本鋼材指數收在4090/噸,周環比下跌400元。西本資訊監測的數據顯示,截止715日,全國69個主要市場25mm規格三級螺紋鋼平均價格為4136/噸,周環比下跌267/噸;高線HPB300φ6.5mm為4417/噸,周環比下跌256/噸。

本期,全國各地市場建筑鋼材價格集體下跌:其中,北方鋼廠相互殺跌,市場失去支撐;南方期貨引領預期,價格破位走低。本周西本鋼材指數重挫,成本指數下移而前者跌幅更大,顯示鋼廠動態利潤空間又被壓縮;本周螺紋鋼期貨一度潰敗,對現貨市場有帶動作用。(下圖為紅色線條為鋼材指數,藍色線條為成本指數)

期貨方面,本周黑色系主力合約集體走低:鐵礦石大幅回落,焦炭震蕩收低,熱卷和螺紋接連破位。其中,熱卷2210合約周五夜盤收在3749元,較上周五夜盤4098元,下跌349元/噸;螺紋鋼2210合約周五夜盤收在3728元/噸,較上周五夜盤4083元,下跌355元/噸;從全周走勢情況看,原料端(鐵礦石和焦炭)聯袂走弱,成材端(熱卷和螺紋)如影相隨

回首本期,消息面,原料價格繼續走弱,螺紋現貨一路向下,當前行業面出現什么變化?后期鋼價走勢如何?一起看看西本資訊監控到的相關庫存數據,再具體分析。

一、上海市場分析

據西本資訊監測庫存數據顯示:截至714日,滬市螺紋鋼庫存總量為64.02萬噸,較上周減少2.73萬噸,減幅為4.09%(見下圖);目前庫存量較上年同期(715日的53.06萬噸)增加10.96萬噸,增幅為20.65%。本周庫存量繼續下降,主要原因是很多貿易商停止訂貨加快庫存去化

本期,西本資訊監測的滬市線螺周終端采購量為0.73萬噸,環比增加1.30%(見下圖);本周上海工地需求偏弱,終端日均采購量處于低位。對比歷史數據,本周滬市線螺周終端采購量不足去年同期五成,表明上海地區需求依然頹廢

本期西本鋼材指數大跌,市場價格狂跌:周一,開盤下行;周二,繼續下挫;周三,跌勢不止;周四,跌幅收窄;周五,再次重挫。當下上海市場現狀是:社會庫存偏高需求不見放量士氣極度低落,商家虧得麻木。目前市場行情處于慌亂”狀態,預計下周西本鋼材指數低位運行

二、庫存總結分析

本期全國35個主要市場樣本倉庫鋼材總庫存量為1436.00萬噸,較上周減少34.26萬噸,減幅為2.33%。主要鋼材品種中,螺紋鋼庫存量為729.04萬噸,環比上周減少41.82萬噸,減幅為5.43%;線盤總庫存量為158.64萬噸,環比上周減少6.76萬噸,減幅為4.09%;熱軋卷板庫存量為282.37萬噸,環比上周增加9.01萬噸,增幅為3.30%;冷軋卷板庫存量為141.68萬噸,環比上周增加3.38萬噸,增幅為2.44%;中厚板庫存量為124.27噸,環比上周增加1.93萬噸,增幅為1.58%。

據西本資訊歷史數據,當前庫存總量較上年同期(2021年7月15日的1549.22噸)減少113.22萬噸,減幅為7.31%。分品種看,本期五大品種庫存螺紋、線盤庫存總量繼續下降,中板、熱卷、冷卷庫存上升。

本期社會庫存連續第四周回落,但不同品種呈現差異,另外,經銷商消極訂貨,部分地區鋼廠庫存轉移不暢

本周,華東區域建筑鋼價格大幅下跌,各地跌幅相差不大。其中,江西市場最低,山東、浙江和福建市場較低。截至周五,以各地西本優質品為參照物,華東市場螺紋鋼主流價格區間在3600-3850元/噸,環比上周五下跌360-420元/噸。

本期,影響市場走勢的行業資訊主要有(以時間先后排序):

6月份PPI同比上漲6.1%

國家統計局:2022年6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6.1%,環比持平;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8.5%,環比上漲0.2%。上半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7.7%,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10.4%。

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3.68萬億元

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3.68萬億元,同比多增9192億元。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2.18萬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11.4萬億元。6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2.81萬億元,同比多增6867億元。6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58.15萬億元,同比增長11.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個和2.8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67.44萬億元,同比增長5.8%,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2個和0.3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9.6萬億元,同比增長13.8%。上半年凈投放現金5186億元。

2022年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統計數據報告

初步統計,2022年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1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3.2萬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3.58萬億元,同比多增6329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增加458億元,同比少增1823億元;委托貸款減少54億元,同比少減1091億元;信托貸款減少3752億元,同比少減3487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1768億元,同比多減1714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1.95萬億元,同比多3913億元;政府債券凈融資4.65萬億元,同比多2.2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5028億元,同比多73億元。6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17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47萬億元。

年內新增專項債發行逾3.43萬億元

截至7月11日,今年以來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達34331.42億元,其中上半年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達34062.17億元。基本完成了國務院要求的上半年完成發債任務目標。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表示,為基建投資追加“彈藥”,下半年動用限額內的存量專項債額度或提前發行明年部分專項債額度是完全可行的。目前專項債存量額度還有萬億元的空間可用。同時,為穩定全年經濟增長預期,適度提前發行明年部分專項債券額度,不僅可以保證項目資金的連續性,而且也可以保證項目后續資金持續跟進避免出現“半拉子工程”。

6月汽車產銷同比增幅超過20%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49.9萬輛和250.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8.2%和23.8%。其中乘用車產銷223.9萬輛和222.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3.6%和41.2%。中汽協的最新數據同時顯示,6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創歷史新高,分別完成59萬輛和59.6萬輛,同比均增長1.3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量同比均增長1.2倍。與此同時,上半年,汽車企業出口121.8萬輛,同比增長47.1%。

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力穩崗拓崗的政策舉措,確保就業大局穩定。會議指出,保障勞動者平等就業權利。會議指出,地方政府要承擔穩就業主體責任,確保實現就業目標。嚴禁在就業上歧視曾經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的康復者,對此類歧視現象發現一起嚴肅處理一起。會議指出,要加快釋放綠色智能家電消費潛力。在全國開展家電以舊換新和家電下鄉,鼓勵有條件地方予以資金和政策支持。實施中要維護全國統一開放大市場,保障公平競爭。支持發展廢舊家電回收利用,提升信息網絡、電力等基礎設施對家電消費的支撐能力。

6月中國鋼材出口755.7萬噸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中國6月鋼材出口755.7萬噸,5月為775.9萬噸;1至6月鋼材出口3346.1萬噸,同比減少10.5%。6月鋼材進口79.1萬噸,5月為80.6萬噸;1至6月鋼材進口577.1萬噸,同比減少21.5%。6月鐵礦砂及其精礦進口8,896.9萬噸,5月為9,251.7萬噸;1至6月鐵礦砂及其精礦進口53,574.8萬噸,同比減少4.4%。6月煤及褐煤進口1,898.2萬噸,5月為2,054.9萬噸;1至6月煤及褐煤進口11,500.1萬噸,同比減少17.5%。

7月上旬重點鋼企粗鋼日均產量下降

中鋼協公布的最新數據,2022年7月上旬,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共生產粗鋼2074.76萬噸、生鐵1915.49萬噸、鋼材1973.05萬噸(本月統計樣本增加石橫特鋼及吉林金鋼兩家單位)。其中,粗鋼日產207.48萬噸,同口徑相比上一旬下降1.98%;生鐵日產191.55萬噸,同口徑相比上一旬下降2.09%;鋼材日產197.31萬噸,同口徑相比上一旬下降9.36%。當旬末,鋼材庫存量1804.79萬噸,比上一旬增加109.93萬噸,增幅6.49%。比上月同旬減少49.96萬噸,減幅2.69%;比年初增加675.10萬噸,增幅為59.76%;比去年同期增加399.06萬噸,增幅為28.39%。

李克強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李克強說,二季度我國經濟受超預期因素嚴重沖擊,4月主要指標深度下跌。我們及時果斷施策,靠前實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政策舉措,推出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召開全國會議部署穩住經濟大盤。政策效應較快顯現,5月主要經濟指標跌幅收窄,6月經濟企穩回升,這極為不易。但經濟恢復基礎不穩固。要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抓住經濟恢復重要窗口期,堅持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推動經濟運行盡快回歸正常軌道。

截至6月末,我國各地發行新增專項債券3.41萬億元

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6月末,各地發行新增專項債券3.41萬億元,積極財政政策靠前發力。數據顯示,1-6月,已發行的新增專項債券共支持超過2.38萬個項目,其中在建項目約1.08萬個,新建項目約1.3萬個,積極支持重大項目建設。據統計,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和疫情影響,2020-2022年,我國分別安排新增專項債券額度3.75萬億元、3.65萬億元、3.65萬億元,持續保持較高規模。截至目前,2022年新增專項債券額度已基本發行完畢。

發改委:下半年經濟有望繼續回升

7月14日上午,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上半年經濟形勢媒體吹風會。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司司長袁達表示,穩經濟各項政策進一步落地見效,下半年經濟有望繼續保持回升勢頭。面對內外部階段性、突發性因素沖擊,我國經濟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企穩回升,展現出了我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巨大潛力,這充分說明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沒有改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生產要素條件沒有改變,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隨著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持續顯現,宏觀政策效應進一步釋放,下半年經濟有望繼續回升、運行在合理區間。

上半年GDP同比增長2.5%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6264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5%。其中,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92464億元,同比增長0.4%。

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6.1%

國家統計局:1—6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71430億元,同比增長6.1%。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153074億元,同比增長3.5%。從環比看,6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0.95%。

二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5.1%

國家統計局:二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5.1%,比上年同期下降3.3個百分點。分三大門類看,二季度,采礦業產能利用率為76.7%,比上年同期上升0.6個百分點;制造業產能利用率為75.4%,下降3.4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產能利用率為70.6%,下降4.1個百分點。

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5.4%

國家統計局:1—6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68314億元,同比下降5.4%;其中,住宅投資51804億元,下降4.5%。1—6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84881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8%。1-6月份,房屋新開工面積66423萬平方米,下降34.4%。

國家統計局:6月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繼續走低

6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上漲3.3%和1.1%,漲幅比上月分別回落0.2和0.6個百分點。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由上月上漲轉為下降0.2%;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2.1%,降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分別下降2.8%和3.7%,降幅比上月分別擴大0.6和0.5個百分點。

6月中國粗鋼日均產量環比下降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6月,中國粗鋼日均產量302.43萬噸,環比下降3.0%;生鐵日均產量256.27萬噸,環比下降1.3%;鋼材日均產量394.73萬噸,環比下降0.2%。6月,中國粗鋼產量9073萬噸,同比下降3.3%;生鐵產量7688萬噸,同比增長0.5%;鋼材產量11842萬噸,同比下降2.3%。1-6月,中國粗鋼產量52688萬噸,同比下降6.5%;生鐵產量43893萬噸,同比下降4.7%;鋼材產量66714萬噸,同比下降4.6%。

本周,宏觀面消息較多,但對市場未能形成提振,主要體現在:1、高層推出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強調經濟恢復基礎不穩固;2、疫情影響明顯,二季度GDP勉強為正;3、6月份固定資產投資環比提速,工業產能利用率同比下降;4、宏觀政策效應進一步釋放,下半年經濟有望繼續回升;5、上半年貸款規模大增,社融數據遠超預期;6、新增專項債發行加快,為基建投資追加“彈藥”;7、工業生產成本上漲,6月份PPI環比持平;8、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6月汽車產銷同比增長。

從本周宏觀動向看,隨著二季度核心數據的出籠,市場對國內經濟超預期恢復的希望落空,特別是房地產行業,雖然6月份投資、新開工以及銷售等環節均呈現環比改善,但除銷售呈現同比降幅持續收窄外,其余主要指標同比降幅仍在擴大,尤其新開工環節已經連續3個月同比降幅超過40%。另外,多地業主因樓盤延期交付宣布停止還貸的事件還在不斷發酵,如果不能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影響面或將進一步擴大。總體來看,雖然基建投資不斷加碼,但無法彌補房地產行業萎縮造成的需求流失。

從行業面看,據海關總署數據,6月份我國鋼材出口量755.70萬噸,較5月份略有下降,隨著國際市場需求的降溫,預計后期鋼材出口量環比繼續減少。另據國家統計局數據,6月份國內粗鋼、生鐵和鋼材日均產量均呈現環比下降,但降幅不及預期。而中鋼協數據顯示,7月上旬,重點企業粗鋼日均產量已連續四旬減少,但同時企業庫存向外轉移的速度放慢。從現階段供需情況看,供給減少的力度不及需求下滑的程度,這也是市場信心崩塌的主要原因。

回首本周,期貨破位下行,現貨大幅跟跌,銷量不見放大,廠商攜手潰逃。從行情走勢看,全國各地表現同步:在北方,市場價格大跌,鋼廠持續補跌;在南方,期貨不斷下探,現貨及時跟進;南北市場相互呼應,鋼價再創年內新低。總體來看,原料價格續跌,成本重心下移;期現相互影響,心態遭到破壞。

期貨低位見漲,現貨跌跌不休,需求淡季顯現,廠商均在搶跑,這是本周市場的主要特色;接下來,預計終端需求維持現狀,投機需求謹慎試探,資本市場震蕩加劇,現貨價格低位修復。可以看到,當前市場行情處于“探底”階段:鋼廠虧損加劇,商家失去信心,銷售不見回暖,預期亟待改善

對于上海地區而言,市場現狀是:虧損不斷擴大,信心亟待恢復。當前的利好因素只有一個:跌得太多,人心思變;利空因素主要有:原料價格失守,需求整體偏弱,庫存消化緩慢,工程回款受阻。筆者以為,本周鋼價再次大跌,主因是供需失衡后,期現市場出現了聯動,次因是原料價格下行后,廠家也在加速去庫存。預計下周市場價格低位反復,需要關注的是:原料的漲跌,期貨的起落,需求的多少。[文]西本新干線特邀評論員希瑪拉亞峰

免責聲明:西本資訊網站刊登本圖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為滿足廣大用戶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廣告服務性信息。頁面所載圖文不代表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僅供用戶參考和借鑒,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法律提示:本內容系www.tapabj.com編輯、整理,轉載需經授權,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系并獲得書面認可,并注明來源。如果私自轉載,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

全國主要城市行情地圖